2015年5月中环好人姚铁鹰 |
献血英雄姚铁鹰 传递社会正能量 一个意志坚定、修养深厚,可亲可敬的汉子,热衷于公益事业却为人低调、不善言谈。他是一名无偿献血者,同时又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。50多岁的他从1996年12月首次参加无偿献血,到今年6月底共捐献全血5600毫升,机采血小板26个治疗单位。2002年获安徽省无偿献血金奖,2005年、2009年两次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,2008年获中国红十字会生命奖牌,2011年安徽省卫生厅评选委员会审定,获省年度“献血公益之星”, 2012年被蚌埠中环水务公司党委授予“优秀共产党员”,2013年被北京中环保水务有限公司授予“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 1996年12月,公司组织无偿献血,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,在献血前他了解一些献血方面的知识,人体有多少血量?献血对人体有什么影响?献血前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,了解之后心里有了底。有于工作忙,献血的第二天他就上班了。他感到参加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,一年一次时间太长,既然献血对人身体无害,为什么不主动去做呢?1998年9月市中心血站在中荣街搞活动,他第三次参加无偿献血,献血后,他感觉身体状况一切都很好。 随着市中心血站不断广泛的宣传,他逐渐认识到,适当参加无偿献血无损身体健康。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,应该主动参加无偿献血,去帮助需要帮助的患者,因为目前世界上现有的医学科学,还不能制造人体所需的血液,临床用血只有靠健康人群无偿捐献。从组织人员献血,到自己被迫参加,再到自愿参加无偿献血;从参加无偿献血感到光荣,到认为身体健康应该帮助患者是义不容辞的责任,他逐步接受了无偿献血这一观念。他把最宝贵的鲜血捐出来,献给了生病的患者。 姚铁鹰从事供水工作已有30多个年头,先后担任二水厂副厂长;承诺办副主任,稽查室副主任;工程部副部长、部长等职务。在他工作过的各个岗位上,不论职位的高低,所做事情的繁杂和普通,凭着坚定信念和责任心,凭着一种“甘为孺子牛的”不辞劳苦的牺牲精神,不但很快进入角色而且干的有声有色。 他深刻知道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,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事的工作激情,在工作中他真正做到“眼勤、嘴勤、手勤、腿勤”,为他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,和部门施工队伍同在施工第一线,充分调动了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,为更好地开展工作夯实了基础。他不怕苦,不怕累,经常深入工地,亲自督战。无论是胜利西路 在近 天河泵房钢管焊接时,发现外聘焊工对钢管焊接敷衍、凑合了事,所有焊缝,过窄,不饱满。对焊缝打磨清根后,发现焊缝内部存在不少焊渣、气泡,严重影响钢管焊接质量。这样的钢管要是投入使用,会给天河应急水源管道留下重大隐患。若是在虹吸管道上,出现这样的气泡焊缝,气泡容易锈蚀、锈通,至虹吸管漏气。投入生产出现漏气问题,就会难以判断漏气点,难以维修,造成虹吸管道无法使用。在晚上的工程进度会上,他及时将情况汇报给公司领导,公司领导果断决定更换焊工队伍,之后,钢管焊接质量明显提高,保证了天河钢管焊缝的质量。 蚌埠闸管道迁移工程。他认真配合明德监理人员监理工作,对钢管焊缝、焊缝防腐进行了认真、严格、细致的把关。在施工收尾阶段,C管道即将碰头送水时,他在别人“好心”的劝阻下,坚持要下到管道内进行质量检查,最后发现 工作二十多年来,他始终都是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,不计较个人得失。作为蚌埠中环水务公司工程部的部长,他深知“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”,而工程监理,就是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严守的最后一道关。他对于每一项工程的质量敢抓敢管,对于工地出现的质量苗头,敢于纠正,敢于处理。他还积极主动地转变观念,在施工单位强调施工人员要有服务意识,要坚持质量第一观念。施工要为以后的抄表、收费、换表、维修提供方便。为此,他从许多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,制定了管道施工作业指导书,规范施工安装管理。他经常在施工现场与项目经理、施工员交流,宣传公司的管道安装规范,从思想上引导施工人员,树立施工质量第一观念,树立服务意识。为了使营业所抄表收费更加方便,他要求工程做到“水表零错装”,为了给诚信公司换表维修提供方便。 没有华丽动人的话语,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虽然它平凡,但它却真实,生活正是因平凡而伟大,因真实而感动。他就是供水战线里的“献血英雄”——姚铁鹰同志。
作者:
摄影:
|